[摘要]曾经的对手都已经倒下,往昔的晚辈却接过了自己的衣钵,回首从前不禁令人唏嘘:这一部由Palm创造的历史,如今却已不再有它的名字。
腾讯数码讯(杜杰)想了半天,我这篇文章还是打算这么开头。
以下文字是写给80后看的,90后小孩如果愿意了解点“历史”也欢迎,看看你们上小学的时候80后在玩啥。
令Palm感到英雄暮年扼腕叹息的是,即便自己第二次被收购也没能赢得足够的关注,在TCL老总李东升宣布收购之后,大家就欢乐地奔向CES的各个展位去了,除了个别记者刨根问底好奇的问个为什么之外,大家似乎全然不关心她的故事,完全不像已经“改嫁”过两次的moto那样风光。
谁能想到曾经雄霸PDA领域半壁江山的Palm,今天已经到了死活都无关痛痒的地步,但又有多少人知道,当年Palm做了这样牛逼的4件事,才有了今天智能手机以及移动通信的格局,不然我们直到今天恐怕手机还是只能打电话。
第一件事 与微软PPC开战 奠定PDA格局
现在的智能手机无人不知,几大智能系统也是无人不晓,但十几年前却根本没有这个概念,如果说Symbian也算智能系统的话,那么Palm恐怕不服了,因为早在Symbian之前,Palm就已经和微软Pocket PC开战了,两家争斗的焦点实际上是各自的系统以及生态环境,这场“远古战争”像极了今天iOS与Android两大阵营的较量,但又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不过是历史的重演。
实际上你要知道的是,由于当时的两大阵营锁定了同样一群人:移动办公的商务人士,因此很难不打到一块去,这也就是为何两个阵营的产品具有相同的特质:出色的手写识别性能,超大屏幕但能够单手掌握的携带性以及众多商务软件的解决方案,最关键的是能和PC同步。
所以你可以看到在那个年代,无论你是带手机(当时的手机只能打电话)还是笔记本电脑,标准商务人士的衣兜里都一定会装上一个PDA。
实际上追溯历史你会发现,Palm起步要早于微软,无论Palm OS还是PalmPilot产品都要早于对手,但由于经营不善并且核心团队几易其手,最关键的是软硬件开发分家,因此当PPC的前身操作系统Windows CE出现之后短短3年,Palm就被价格战压得透不过气,尽管一度有索尼助阵,但是微软却叫来了PC领域的传统强手惠普和康柏(那个时候康柏还是独立的)助阵,直到2004年索尼退出,Palm这个帝国就开始由盛转衰。
尽管后来Palm推出了Treo系列手机,也进军中国等市场,但无奈微软PPC以及其Windows Mobile(今天Windows Phone的前身)却愈战愈勇。
我个人认为关键的节点在于2003年,彼时Palm刚刚分拆出Palm Source专注于OS研发,根本没有意识到战线已经被微软转移到了手机领域,当HTC帮微软推出第一款PPC智能手机Orange SPV的时候,Palm才又收购Handspring公司整体更名为palmOne,这么一番折腾已经错失了进军智能手机市场的良机,无法跟上微软阵营的步伐,更何况Palm对于硬件厂商的整合能力本就不如在PC业界早已呼风唤雨的微软,所以当时就已经注定了败局。
尽管2005年Treo 650的推出至今都算是Palm历史上的经典,但无奈那个时候微软及其Windows Mobile智能手机阵营已经不把Palm当对手了,彼时微软全力应战的则是诺基亚及其Symbian系统,Palm也由此沦为了少数人的小众玩具。
这里不能不提一件令人感到可笑又可悲的事,2006年几经拆分与合并的新公司PalmOne,居然令人大跌眼镜的与自己昔日的死对头微软合作,推出采用Windows Mobile系统的智能手机Treo 700w,这一无异于自扇耳光的行为导致大批“胖友”出走,为了利益而向对手低头,Palm也真是“识时务”。
在今天看来,Palm其实是开创了PDA时代(只卖出30万台的苹果Newton在Palm面前不值一提),但微软及其Windows Mobile系统却成功将其升级为了智能手机,在这个过程中Palm没有跟上步伐,只能落寞地看着别人分蛋糕了。今天看来,早在1996年第一代PalmPilot就已经奠定了PDA乃至智能手机的雏形,但Palm脑子一直不开窍,离成功总有一步之遥。
第二件事 拉拢索尼 打造粉丝文化
Palm最风光的年代应该就是2000年左右,当时的电子巨头索尼加入Palm阵营,不仅为死板的机身设计带来令人赞叹的工业设计,而且还培养了最早的粉丝文化。今天,当年轻一代津津乐道称自己是米粉、煤油、花粉的时候,谁又记得当年那批“胖友”也曾疯狂过。
2000年之前Palm一共出了五代产品,外观设计都是方方正正的傻笨造型,商务有余活泼不足,与微软PPC产品摆在一起傻傻分不清,典型美国做派。
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,Palm在1993年创立之初是只做Graffiti手写输入法的,后来开发出Palm OS,而硬件产品一直是母公司在操刀,1997年底3Com收购了Palm母公司US Robotics之后,Palm OS开始授权给其他厂商使用,所以也才有了后来索尼的加入。不过这种模式也带来了极大的隐患,那就是软件和硬件公司分分合合,造成开发困难以及认知误区,2003年终于整合为PalmOne带来了品牌的统一,此乃后话。
说回到索尼,自从80年代初Walkman时代,索尼的工业设计就席卷全球,连乔布斯都前去学艺足见功力了得。因此当索尼操刀推出CLIE系列的时候,就像今天的人们看到苹果的产品那样流口水。你可以看到CLIE系列产品居然还有翻盖手机以及折叠电脑一般的设计,就是在今天看来都足以让人拍案叫绝,就算是直板造型也极具东方美感,不能不说当年一大批“胖友”正是被索尼CLIE的工业设计所吸引才投入了Palm的怀抱,直到今天这批产品都像黑胶唱片那样极具收藏价值。
而且当年索尼的加入还带来了两项重要的变革,其一是令Palm变得更加娱乐化了,走向了商务人士以外的更为广大的人群,例如配备的摄像头、线控以及耳机就都是这方面的例证,后来Palm也的确在这个思路上分化出了专门的分支;其二是Jog Dial被索尼引入到了PDA领域,如果你知道这个名词,说明你老了,嘿嘿。
Jog Dial是索尼拥有专利技术的操控方式,具备三维或五维的快速操作,是比苹果Click Wheel更早的先进装备,令人叫绝的是,索尼把它配置在了诸多数码产品上,从最初的Walkman、Discman、MD到后来的VAIO笔记本,再到我们所说的CLIE PDA,Jog Dial成为了索尼的一个重要基因,而这个融合滚动与点按功能的小玩意,配合Palm的手写笔的确事半功倍,当年不知多少人看到这个灵巧的小玩意就醉了,这才是最早的用户体验。
只可惜2004年索尼与Palm分道扬镳,直接导致了后者的一蹶不振,尽管历史不能够假设,但如果当年索尼不离不弃,Palm也许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,所以我一直觉得2004年的这件事绝对可称为数码史上最令人扼腕叹息的事件。
顺带说一句,现在还有一个名为SonyClie的“官方”网站存在,缅怀历代机型的同时,仍提供软件、游戏、驱动和手册的下载,这个好似“墓志铭”一般的网站足见“胖友”的执着与不舍。
第三件事 软硬件一体 品牌统一
现在看来这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事,不仅苹果、微软、谷歌都这么干,就连国内的手机厂商也都知道用UI和OS来整肃品牌打造形象,但是在十几年前秉持的却是另外一个理念,彼时就连微软也是软硬件拆分的,唯一的另类就是当时不温不火的苹果,所以Palm在2003年整合为PalmOne绝对是一件拥有超前意识的大事,只是当时没有人意识到十年后业界会是这个流行趋势,以至于很多“胖友”在当时声讨Palm丢失了自己的灵魂,所以很多事情就像名画那样,要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检验,才会发现什么叫做经典。
前面已有提到,Palm自从1993年诞生的时候起,两位创始人就一直醉心于Graffiti手写输入法以及Palm OS的开发,硬件的事情则是交给1995年并购了Palm的US Robotics打理,直到1997年3Com收购了US Robotics,Palm仍然一直专注于创立之初的那两件事,所以当时大家所说的Palm其实是使用Palm OS系统的PDA的统称,但是从这之后,历史就和Palm开起了玩笑,分分合合的各路闹剧开始上演,一度搞得大家都摸不清谁才是正统的Palm了。
起因是1998年两位创始人离开Palm公司创立Handspring,开始了基于 Palm OS 的智能手机 Treo 的研发。两年后3Com剥离出Palm,后者独立上市并继续推出了Palm IIIc等机型。2003年在与微软PPC阵营交火后元气大伤的诸位大佬意识到再这么玩下去就作死了,于是转折来了,先是Palm分拆为专注于OS研发的PalmSource ,随后收购Handspring整体更名为PalmOne,并于第二年推出了划时代智能手机Treo系列。
所以我记得当时很搞笑的一件事就是开记者会,PalmSource会在接待时特意说明自己并不是Palm公司,搞得新入行的菜鸟以为走错了会场呢。
尽管合并为PalmOne之后也没能扭转颓势,但至少10年前Palm就意识到了软硬件不能分家这件事,可惜它没有能像苹果那样坚持下来,不然这种模式在2015年的今天足以横扫天下,只能说Palm的意识在当时有些超前了,步子迈太大的后果反而是加速了自己的衰亡。
第四件事 推出Web OS真正的多任务系统
在今天看来没有哪个智能系统不是多任务的,毕竟这是一款系统的最基本要求,但是在2007-2008年间,第一代iPhone才刚刚发布,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多任务功能,而安卓系统尚在开发之中,就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Web OS横空出世,它的牛逼之处无需多言:真正的多任务。
也许用过Web OS的人不多,但iOS 8的多任务人尽皆知,这种卡片式的后台管理方式始作俑者就是Web OS,而且二者几乎一模一样,如果说iOS 8抄袭,那这个反应速度也实在是太慢了,但如果说Web OS先见之明恐怕所有人都不会有异议。
当然从根本上来说,Web OS就是由前苹果公司高级副总裁Jon Rubinstein带领团队打造的,因此思路相当清晰,实际上在当时Web OS以及搭载它的Palm Pre被很多公司看好,就算后来公司被惠普收购,Web OS也依旧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力。
不过这背后却有一部Palm垂死挣扎的血泪史,在整合为Palm One公司后,公司认识到Palm OS 6已经使用了10年,陈旧不堪,亟需一个新系统来造血。因此Palm才干出一件傻事,为了给新团队留出开发时间,不得已用微软Windows Mobile系统顶上去,但后来开发出的搭载Web OS系统的Palm Pre却又由于Bug太多、版本单一以及找了Sprint这么一个小众运营商,早已回天乏力,后面的故事就已经是人尽皆知了。
所以我们可以看到,在Web OS这件事上,实际上Palm又一次超前了,苹果用了6年时间才做出了几乎一样的卡片式多任务,当年Palm的工程师也可以“含笑九泉”了。无奈当时的Palm已经烂透了,朽木上长出的嫩芽也不会枝繁叶茂,只剩下被嫁接的命运了。
后记 每一步都走错的Palm
棋者常曰:一步走错,满盘皆输。但Palm却是步步走错,依然跌撞前行。
其实Palm就像所有硅谷公司那样,一直有着超前的眼光,但不知是时运不济还是太过超前,屡屡扮演预言者身份的Palm却总被历史无情的抛弃。
尽管数码业界这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副新人替旧人的冷酷表情,但Palm这个曾经的英雄却有着难以言说的“当年之勇”,曾经的对手都已经倒下,往昔的晚辈却接过了自己的衣钵,回首从前不禁令人唏嘘:这一部由Palm创造的历史,如今却已不再有它的名字。